http://blog.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21288890.html
首播:週六20:00,重播:週日15:30
歡迎大家一起收看唷!
<你現在看到這個,都是自己種黑豆的地方,因為秋季我們這邊不適合,所以我大部分休耕,會做一些養地的動作,你現在看到,我都讓它長草。>
彎著腰,游麗花正為蔬菜淋上自製的有機肥,五年前,還在台北有線系統台工作,熱心參與社會運動的她,開始台北工作宜蘭務農兩地跑的生活,2011年7月更辭了工作,成為專職農,也是這個農場的主人。
[宜蘭農場主人
游麗花]
社會運動走久了,你會發現我們還是要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生活上,你回來跟土地接觸是最直接的。
想要回歸土地的游麗花,對於耕種,更是強調與自然共存,農作物絕對不施用任何的農藥或化學肥料,農作物所需要的養分,就培養在地的菌種,加上農地裡修剪下來的根莖葉來堆肥。
[宜蘭農場主人
游麗花]
我們修枝下來的,那些(香蕉)莖、葉子,我們就把它堆肥,裡面就有鉀的元素存在,主要堆(肥)的部分來講,你就不用再花錢去買這些資材。
而蟲害就交由天敵來對付。
<我們講求生態的平衡,它的蟲已經咬掉了,鳥會站在這個地方,把蟲吃掉,所以我們盡量就是讓它有個生態的環境,自然循環在裡面去抓蟲。>
而農場裡種植的作物更是要少量多樣,畢竟每種作物會吸引的昆蟲不同,相生相剋自然達到平衡,也可以防止單一的病蟲害,造成嚴重的農損。
<其實蟲吃的是不一樣的,自然來的蟲也會不一樣,益蟲害蟲來的會不一樣,一旦多樣性的時候,你的東西就會比較趨於平衡。>
這種非單一大量種植的耕種方式,所需要的人力卻遠多於慣行農法種植,產量也不多。
<單一的作物當然比較好管理,這個你採收比較麻煩,這邊採兩顆,那邊採兩顆,一般農夫不這樣幹的。>
也因此,這種友善耕種的農產品,若仍然走一般批發市場,勢必入不敷出,這一年多來,游麗花就會到台北的彎腰農夫市集,擺攤販售自家的產品。
<阿姨變魔術給你吃喔>
<好吃嗎?好吃>
[宜蘭農場主人
游麗花]
彎腰雖然辛苦歸辛苦,至少在裡面上的推廣,它的層面是比較大的。
<這比較會散掉的話,沒關係,放進去,這樣多少錢,我一把這個,一把這個>
蜿蜒的巷弄,依山起落的階梯,位於台大公館的寶藏巖,是著名的歷史聚落,每個月第三個禮拜,廣場上就會搭起綠色的帳篷,來自全國各地友善環境耕種的農民,紛紛帶來自家生產的農產品,齊聚到彎腰農夫市集販售。
[彎腰農夫市集
召集人 陳怡君]
彎腰最早期其實是農人耕種的概念,其實我們在都市生活或是成長的過程,我們離土地是越來越遠,我們就希望透過彎腰農夫市集或彎腰生活節,這樣的概念,可以讓我們大家開始重新連結到生產者或消費者。
<請問這個愛玉怎麼賣,那個刮好的一包50>
由於都市裡的消費者,很難直接和農民接觸,因此在這裡每一攤的農民,也就會詳細地和消費者,解釋每個農產品的特性。
<青花筍其實是花椰菜的一種,它是裡面有小朵花,不會很大朵,最主要是這葉柄,剪下來,葉柄會再長側芽,所以叫做青花筍,一直採側芽,像筍子一直長。>
有許多人甚至是第一次接觸何謂友善耕種,因此,也要花更多的精神來解釋清楚,但也因為這樣的互動,建立了新的消費模式,讓農民得以販售比通路商更高的農產品價格。
[宜蘭農場主人
游麗花]
以一般消費族群推廣為主,我們在裡面要講很多東西,因為很多消費者根本搞不清楚,什麼叫做友善耕作,什麼叫無毒,什麼叫有機,要講很多這些讓他們知道。一般理念的推廣為主,當然他的消費能力比較高。
[世新大學社發所
學生 吳佳玲]
藉由買認識農友,建立一個信任關係,在買的過程中,吃的時候也會覺得比較安心,因為我認識這個農友。
也在宜蘭經營有機農場的程超傑,更認為透過農夫市集與消費者直接面對面,可以了解自己農產品的評價。
[宜蘭農場主人
程超傑]
消費者對我們好或不好,他可以有直接的評價,我們就知道可以改善的是哪一部分,好的是哪一部分,需要改進的是哪個部分。
程超傑認為,認識農夫比認農產品標章還有用,消費者除了到攤位前購買,更應該到農場走走,才能夠了解農民的生產環境。
[宜蘭農場主人
程超傑]
消費者到農場可以看到,農民的用心,然後可以讓消費者得到,他們對這個農場的信賴和信心,購買產品的信任感,再來我們農產可以給他們安心,讓他們了解他購買的產品是怎樣的產出。
[宜蘭農場主人
游麗花]
參與式的認證,它就不是只是書面上的,報告給你,這個我通過什麼認證,可是裡面有什麼檢出是符合規定的,防腐劑可以用幾%以下,我們是沒有這樣做的,我們通通都不用,請消費者可以直接來參與。
讓消費者親自到農場一探,更能讓他們理解農民的理念,像程超傑在農場裡也養了雞隻,把折損的蔬菜等當作飼料,雞糞則拿來做肥料,就是要強調農業永續循環,這些都是非得親身經歷才能了解。
[宜蘭農場主人
程超傑]
由小農跟這個土地的循環方式,去做到,即使沒有石油,沒有能源去運送這些物資,我們還是在地化可以使用這些東西,讓它做成肥料,原本就可以在地循環、再利用。
[宜蘭農場主人
游麗花]
我們不是只關心我們的農產品銷售得好不好,為什麼會來做這個行業,是因為我關心環境,關心土地,關心這個生活的一部分,關心在這個土地生活的人,所以才來做這個行業,以農耕為出發,所以我們還是做一個草根的土地運動,草根的社會革命。
已經有兩年多歷史的彎腰農夫市集,目前每個攤位平均單次營業額都有近萬元,對農民來說,是不少的收入,但這個市集最初卻是台大學生受到苗栗大埔事件的影響,開始關心台灣農業,邀請農民到校園擺攤,才慢慢衍生為常態性的市集。
[台大穀雨社
成員 徐肇尉]
不是只有,覺得(強徵農地)這件事情不好,然後我們就去發聲、去倡議就算了,我們一直想說,能不能讓關心能夠持久,我們覺得農村的一些價值,可以持續地得到重視,得到關注。
也因此,整個彎腰農夫市集的布置、行銷等,都是由青年學子一手包辦,更因為是以關心台灣農業議題為出發點,彎腰農夫市集也與一般市集不同,除了農產品交易外,更重要的就是把重要的農村議題,透過交易傳遞出去。
[彎腰農夫市集
召集人 陳怡君]
消費者可能一開始希望的是,他自己有一個健康的飲食和生活,可是我們希望消費者不只是這樣子,再連結更深一點,關注到農人的生活或甚至這片土地發生的事情。
<你要去挑選自然界非常稀有的品種,然後把這些特殊的品種培育出來後,還要把它特別篩選,然後紡成紗,再織成衣服。>
市集裡也安排了許多論壇講座,邀請生產者和消費者進行深入的對談,甚至有幾個攤位,雖然只簡單擺放了一些文宣、書本,坐在攤位上的年輕人,卻總是為路過的人,詳細地說著在台灣各地陸續發生的中科四期、大埔爭議、灣寶開發案等農村的故事。
[台灣農村陣線
成員 蔡培慧]
彎腰生活節和彎腰市集,一開始就很強調和議題的結合,過去這一年我們也很努力這樣做,每個禮拜都有講座,有時候還不只一場講座,也很去闡述這個農的象徵意義。
[世新大學學生
林寬宏]
我們可能就介紹說,可能是串聯很多,學者、一些在地團體或學生,所組織的團體,主要關心的議題,不外乎一些農民、農業、農地的一些問題。
<我們在反對(捷運)機廠蓋在這邊,一方面除了覺得這是很珍貴的文化資產之外,就是有很嚴重的地質問題。>
像是長期關注樂生議題的學生,便長期在此義賣明信片,解說樂生的故事,爭取社會大眾的支持。
[青年樂生聯盟
成員 黃渌]
我們會希望說,在這個樂生的攤位上,把樂生的議題介紹給更多人知道,我們賣的這些明信片和貼紙,它的收入,也是投入到樂生運動裡面去,去印樂生的文宣品,做為抗爭的基金。
[台灣農村陣線
成員 蔡培慧]
我們透過來彎腰市集,他可能是賣一本書,可能是賣一組明信片,透過這個消費的交流,就可以慢慢地來講,有些人可能很快就走了,有些人就願意停留下來,聽你把這個故事講完。
除了農民、青年學子和消費者產生了連結,學生和農民也慢慢有了化學反應,像是就讀台大的蕭喬薇,就義務幫忙遠在高雄桃源鄉無法北上的農民擺攤,為了能了解她要賣的東西,還上山幫忙,親身體驗。
[台大穀雨社
成員 蕭喬薇]
有時候消費者問我們一些問題,我們有一點不太了解,所以我們大概賣了半年左右之後,我們在他們產季就上去幫忙採梅子,實際的去加工,去體驗就是說,他們在加工的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問題。
也因為知道賣的梅子是怎麼做出來的,顧客有任何疑問,她都能夠清楚的解釋,得到消費者的信任,這段經驗甚至改變他們畢業後的人生規畫,像陳怡君,原本只是來幫忙的學生,現在卻是市集的專職工作人員。
[彎腰農夫市集
召集人 陳怡君]
有人推薦說,比如說這個東西還不錯,我就會因而去,開始去看說,這個東西怎麼去生產,這個人,這個生產者背後有怎樣的故事,我因為市集的關係,更理解每一個攤位的故事。它是讓我在農業這一塊,有更深的耕耘。
[台大穀雨社
成員 蕭喬薇]
這件事情之後,其實我對於台灣的土地和農業,就有點被感動了,就希望能更了解這一塊,這不只是農業的問題,跟我們的生活蠻息息相關。
<把它磨薄一點>
用南部鄉下隨手可得的瓊崖海棠種子,讓民眾親手做成口哨;讓民眾現場吃到,產地直銷的新鮮蔬果;讓農民直接告訴民眾,蔬菜怎麼挑怎麼種;學生與農民聯手,要讓更多人透過吃這件事,更深入思考,台灣的「農」發生了什麼事。
採訪/撰稿 陳君明
攝影/剪輯 徐偉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