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

【彎腰農夫市集│市集預告】10/17、10/18 周末連續兩天│政大公企中心

2015 彎腰生活節系列:來逛農夫市集

10/17(六)下午  2:00 -晚上8:00
10/18(日)上午10:00 -下午5:00
政大公企中心│大安區金華街187號


生鮮蔬果 源禾綠的農場│輝要無毒菜園│阿麟師安心蝦│水賊林│部落e購│日照有機農場│溝皂101有機農場
農產加工 花田厝│龍德米庒│古早田小農之家│竹南大埔幸福手工美食│安安農場│桃源香梅│黑糖片刻│Me棗居&穿龍豆腐坊│海風野味
生活文創 小村六戶│苑裡掀海風│綠兔子│冶綠有機棉│來自泰緬邊境的奇姆娃手作織品│野上野下
理念攤位 地球公民基金會│貢寮自然最貴│台灣農村陣線│青芽兒│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快樂樂生│草地純釀


* 十月是秋冬葉菜還在田裡成長的季節,加上前兩個颱風把很多農作吹的東倒西歪,新鮮蔬果比較少,試試手作加工品吧。再加上生活節買東西的人潮較多,有特別想買什麼,來市集前先跟農友聯絡預定,比較不會白跑一趟喔。不然,來現場聽聽音樂會、論壇都很不錯喔


// 本月新鮮貨// 

日照有機農場│重乳酪蛋糕、布丁
溝皂101有機農場│ 紅龍果
古早田小農之家│ 鹽味炒花生、現磨花生醬
野上野下│暖暖的紅豆湯
Me棗居│限量有機紅棗乾、養生紅棗雞蛋
冶綠有機棉│植物手染有機棉T
來自泰緬邊境的奇姆娃│秋冬新品,圍巾披肩、種子繡上衣
輝要有機菜園│有機葉菜、窯烤麵包多種口味
小村六戶│新米跟紫米上市、手織布包、無容器秤重液體皂
台灣農村陣線│農人風土2016桌曆、農用徽章
快樂樂生│樂生款徽章首賣~
主婦合作社│鳳梨果醬、有機棉T
主婦基金會│非基改絹印體驗,自備布品、衣服包包,來玩啊



// 太晚來買不到?來了卻撲空?想吃到新鮮貨?//上網預訂、現場取貨,可以解決問題喔~ 
阿麟師安心蝦(備註彎腰取貨)http://www.alinsign.tw/
​花田厝  FB搜尋【花田厝】
水賊林友善土地組合   ​FB搜尋【菜刀】
海風野味   ​FB搜尋【澎湖漁市場/ 海風野味】
小村六戶   FB搜尋【小村六戶】
Me棗居/ 穿龍豆腐坊 FB搜尋【鮮活農市】
大埔幸福手工美食 FB搜尋【大埔幸福手工美食】
龍德米庒   FB搜尋【龍德米庒】
冶綠(備註彎腰取貨)http://www.wildgreen.com.tw 



【現場活動】彎腰x土地音樂會
時間│ 10月17日(六)晚18:30-21:00
地點│ 政大公企中心中庭(金華街187號)
無需報名,歡迎入場


有好多認真而美麗的歌手,他們不擅包裝,也沒有厚資本的行銷,他們腳踏實地,在電視廣播以外的地方,拿著樂器、真實的對著麥克風,與聽眾面對面唱出對這塊土地的情感、對家的眷戀。他們用自己的母語吟誦、傳唱,唱出一代一代家族記憶,畫為一圈一圈動人的漣漪,讓人看見豐富且厚度的生命經驗。

其實,音樂也可以與農發生關係,因為音樂是生活,農也是生活。在土地音樂會,我們面對面、很近距離的,邀請他/她們來唱自己的故事。

黃瑋傑│ 地泥等天光 
游阿嬤樂團│宜蘭好聲音
龍珠慈仁│來自雪域的聲音
巴奈。庫穗│東海岸的稻穗

更多介紹,請點我



【現場活動】彎腰x稻浪論壇
時間│10月12-23日 依各場次時間、地點
地點│如以下資訊,場地容納人數不一,線上報名請點我


10/17(六)下午 1:00-3:00│公企   行政大樓104
在農村,與阿伯阿姆一起工作

吳佳玲(宜蘭有田有米工作室)

來到農村的第四年,吳佳玲在務農中完成了她的論文、遇見人生伴侶。更重要的是,她從外地人的身份進入在地的脈絡,向陳阿公學習務農,一同推動友善農業,一起拜田頭、請水神吃尾牙,與庄頭人一起務農和生活。

「我感覺自己是個農民了!」這件事做起來可不容易,能找到一塊地,找到可以幫忙打田除草收割烘穀脫殼碾米的在地援農業者,順利把米賣出去,然後再持續下一季的 耕作,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容易。農村一如都市,可是有一套運作節奏、人際互動方式的。想進鄉務農?先學著跟在地人一起生活吧。
(photo credit: 吳佳玲) 


10/17(六)下午 4:00-6:00│公企  行政大樓104
土城次世代-我的田園新生活

陳玉子(土城勤篤農場)、主持//黃仁志(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

 
次世代(next generation)指的不只是像玉子和雅婷這樣的土城彈藥庫第二代,而是一種不同於過往但又有所承繼的,與農發生關係的新現象。

雅婷從小就在彈藥庫長大,歷經管制到解禁、徵收到抗爭、畢業到工作的不同階段,她對土城彈藥庫的理解,對未來的想像是什麼?而玉子也是土城人,是個家裡會 在 大樓屋頂種菜、養雞的土城人。從接觸環境議題和樸門園藝、到東部流浪築夢,然後再嫁為土城彈藥庫媳婦,玉子怎麼看待現在與未來的生活?
(photo credit: 彎彎腰)



10/18(日)中午 11:00-1:00│公企  東樓105
全球貿易下的台灣農業與糧食現況
陳吉仲(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



台灣是個小而美的島國,因為小,跟全球貿易和局勢緊緊相依。

這個場次,我們先把鏡頭拉遠到全球貿易自由化趨勢下的農業貿易,接著拉到貿易自由化過程對台灣農業部門及消費者的影響,之後再聚焦到區域貿易自由化對台灣農業部門的影響,以及我們可能的因應之道。

其中想特別談談的,是大家最關心的美牛、美豬。以2014年為例,我們主要的豬肉進口國是加拿大和丹麥,美國已排至第四名,還不到一萬噸,那美國為何如此在意萊克多胺的美豬進口? 
(photo credit: 陳怡君)



10/18(日)下午 2:30-5:30│公企  東樓105
城鄕連結十年回顧
賴青松(農伕)、馮小非(上下游News&Market創辦人)、張正揚(高雄旗美社大主任)、主持//蔡培慧(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


2004年從日本修完研究所學業後,賴青松決定回歸田野,帶著全家大小,來到老婆家鄉宜蘭縣務農,那是「穀東俱樂部」模式的開頭。

2004年也是馮小非接受當時的新聞局委託經營《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的開始,聚焦農村、山村、漁村議題,成為台灣農業新聞重鎮,而後累積出《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和《上下游新聞市集》的厚度。

1997年,張正揚放棄了中鋼令人稱羨的工作,返回家鄉接下《美濃愛鄉協會》執行秘書的位置,2001年高雄縣社區大學(今旗美社大)成立,為台灣第一所農村社大,正揚投入至今。

今天我們談的農,不只務農、農創、文字音樂、農二代、代耕... 甚至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為家人採購實務、料理,都是逐漸被打開的框架和視野。在他們三位身上,我們看見城鄉連結的移動軌跡。
(photo credit: 彎彎腰)



【現場活動】夏耘農村訪調青苗發表會 
時間│10/17(六)早上 9:00-下午 5:30
地點│政大公企中心 東樓105

2015年,節氣小暑,「夏耘」農村訪調營隊開始播種,在地踏查、汲取知識,撥開浪漫帷幕,探詢農村現實。夏耘學員透過二階田野訪調,開始接受露水的灌溉,探索人與土地的力量。青苗們邀請您一同與我們分享秋收後的果實。

更多介紹與議程,請點我



=========================================================
小農復耕,綠色消費 http://www.smallfarming.org.tw
FACEBOOK-彎腰農夫市集 https://www.facebook.com/bowtoland.FM

2015年10月3日

【2015 彎腰生活節系列】與農發生關係的N種方法:青苗發表會

2015 彎腰生活節系列之三:夏耘訪調青苗發表會,走讀八個農的文本

時間│ 10/17(六)早上 9:00-下午 5:30
地點│政大公企中心東樓105教室,線上報名請點我


夏耘是什麼?

對於八零年代後的台灣青年,長在一個「農」被貶抑或扭曲的主流意識形態,有人說我們是「離農世代」。然而,所有人都離不開土地,以各種形式、有意或無意的鑲合彼此的生命。帶著如此體認,我們有意識的踏上一段路不知伸到哪兒的理解過程,「回去」或「走進」台灣農漁村

2009年始正式動身的行旅,連著幾年,台灣農村陣線帶著一批批的青年走入農漁村。每一年以一個村落為據點,高雄美濃、彰化溪州、台南大崎、屏東五溝水... 密集上滿五天農的知識課程:關於農業概況、農業資源的使用、農村文化觀察、農的文學與音樂、田野調查的入門... 這就是夏耘訪調營隊的「第一階段」

完成室內課程,學員得帶著課堂知識、前輩經驗,與各自的專長興趣,分成幾個小組,走入各地農漁村,身體力行的進行主題訪談和調查。在小組帶領人的引導下,學員在各訪調點與在地居民一起生活、一起工作,與地方的人事物建立關係,觀察與感受農的生活切片。在真實的感受與勞動中,進行夏耘訪調的「第二階段」

訪調工作到一段落後,夏耘的「第三階段」便是青苗發表會,由各小組公開發表訪調的階段成果,每一個主題小組發表完,都會有專業評論人反饋,然後開放現場互動。說是階段成果,因為與農的對話是一段持續進行建構與解構的路途,唯有不斷的與自我、與社會辯證,才有可能持續前進。

青苗發表也許尚未臻於成熟,有時是喃喃低語;然而透過這些珍貴的分享,每一份都是經過好幾個月累積、沉澱、消化反芻過的文本,我們一步步開展對台灣農漁村的結構性討論,也試圖梳理途中被撩撥的思緒,這些珍貴而真實的經驗。


  9:00-  9:30   開場
  9:30-11:00            主題一│小農的扎根地方
11:00-12:20            主題二│土地保衛戰

12:20-13:30   休息與用餐

13:30-15:00            主題三│抗爭後的小農復興
15:00-16:20            主題四│風土好味道
16:20-17:30   綜合講評


2015年第二階段夏耘,四個主題,八個農的切片
 
【小農的扎根地方】小農在地方生存,不只產銷生計,地方社會網絡經營、天空要不要給吃飯,都是考驗!
雲林水林│一個更友善的產銷模式:CSA
高雄桃源│風災過後,我們的選擇?-桃源勤和部落的生活一隅

【土地保衛戰】乾淨的水和土是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如果連基礎都沒了,何來糧食安全可言?
彰化二林鹿港│鹿港-二林:農地的蠶食鯨吞
屏東潮州│WATER LEGEND-翻轉東港溪的豬屎命運

【抗爭後的小農復興】反中科搶水的抗爭告一段落,接下來的深根發展才是百年大計,小農如何復興?
彰化溪州│時間軸上的溪州食材
彰化溪州水尾│聽見水尾的聲音

【風土好味道】農是勞動,也是生活,生活會累積出文化的底蘊,農文化藏在市集與食材裡...
高雄美濃│「很慢的」生活百態:關於傳統市集的二三事
台南東山│台南東山龍眼文化懶人包


八個文本的摘要...

2015年10月1日

【2015 彎腰生活節系列】與農發生關係的N種方法:系列論壇II

2015彎腰生活節系列之二:彎腰x稻浪系列論壇


時間│10月12-23日 依各場次時間、地點
地點│如以下資訊,場地容納人數不一,線上報名請點我



主題二│農與生活&農業議題

進入農鄉之外,在城市裡,也有百百種與農發生關係的方式。

有人因為追尋在地好食材,結交許多農夫朋友;有人用音樂、文字爬梳農業發展脈絡,反思人與土地過去數十年的相處;有人用料理記錄生活,記錄各地風土好味道;還有人用旅行,用五感與雙腳,走入田野,邊玩邊認識碗中的未來...

最後,持續關注農業議題也是彎腰的堅持:農業自由貿易、農業勞動力哪裡來、農田的價值是在農舍還良田、巴西無地農民運動的主張。硬的難以消化,另類的小眾,但我們還是要一談再談,用各種方法、角度,在思辯與實踐中,堅持小農與友善環境的堅持。

 (photo credit: 張雅雲)

主題二:農與生活
小煮婦食光-城鄉交換日記│Mokki、黃亭喬(深夜女子公寓料理習作主人)
泥水黏腳:人與土地的故事與詩歌│胡慕情(記者、文字工作者)、黃瑋傑(音樂創作人)
碗中的未來,城鄉食農提攜再進擊│張雅雲(板橋社大「提著菜籃去旅行」講師)、洪箱(沐香有機農場主人)
每個人都該(用台灣食材)做菜!│史達魯(私廚)、Mokki(深夜女子公寓料理習作主人)
 吃甜點,愛台灣!用在地食材做異國甜點小冰(冰斗喫甜負責人)


 

主題三:農業議題
全球貿易下的台灣農業與糧食現況│陳吉仲(中興應經系特聘教授)
農業勞動在哪裡?│ 許聖章(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盧傳期(雲林百大農青)

土地的價值:農舍或良田?│ 李寶蓮(守護宜蘭工作坊發起人)、陳平軒(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
巴西無地農民運動組織的40日觀察│陳韻如(紀錄片導演)、蕭喬薇(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



更多分場介紹,請點我

【2015 彎腰生活節系列】與農發生關係的N種方法:系列論壇I

2015彎腰生活節系列之二:彎腰x稻浪系列論壇

時間│10月12-23日 依各場次時間、地點
地點│如以下資訊,場地容納人數不一,線上報名請點我


過去十年,台灣對農的理解與想像,一點一點的轉變著。社會的氛圍在改變,人們的理解也在改變,人們開始回頭看見農業,作為經濟奇蹟的基礎,如何支撐台灣的前行。

2015年我們談「與農發生關係的N種方法」,這樣的關係可近可遠,可能是根深蒂固的血脈連結,可能是不打不相識的暢快,也可能是理解後的點頭致意。

今年我們談的主題之一是「進入農鄉」,談進入農鄉的路徑,不只務農,而有各種可能

有人回到生長的台三線小山村,蹲點做社區營造;有人進入宜蘭農村,在務農勞動的過程中,找到心裡安定的落腳處;有人從小成長在城鄉交界帶,看見土地與農價值隨著時代變化而起起落落;有人參加完農村訪調,回家說服家人買地務農;有人在都會工作而後U turn返鄉,重新理解土地的價值...  進入農鄉的路徑百百種。
 
十年的光陰過去,投入的心力與青春悠悠長長,然想抓住的時間卻永遠太短。在一直一直前進的洪流裡,我們邀請了幾位重要的朋友,談談來時路,也談談遠方的道路。

從美濃反水庫運動開始,客家詩人鍾永豐開始了他的旅途,高雄、台南、嘉義、台北的遷徙,離家越遠彷彿越透徹。從《菊花夜行軍》的阿成挫敗歸鄉,到《我庄》的仙人遊庄、人氣高居不下的便利商店,永豐寫下現代化農鄉的變與不變。接著,在回家的路上,還有石化工業的《圍庄》... 進入農鄉的路,很不容易。

另一場次是三位老朋友的難得聚首:穀東十年的農伕賴青松,在宜蘭彎腰下田、深耕地方;從小地方新聞網一路走到上下游的馮小非,連結生產到消費的資訊平台;高雄旗美社大主任張正揚,作為台灣第一所農村型社大,在農村推公共意識、搭建支援網絡。三位分別在台灣各點、農業的大圖上,站在各自的位置,因為深耕,所以看得很遠。

2015年邀請大家一同看見「進入農鄉」的多種樣子,想想下一個、下下一個十年,與農發生關係的更多可能。


主題一:進入農鄉

南庄,青年行動中│邱星崴(老寮Hostel創辦人)、曾為科(南庄農會辦事員)
圍庄-石化工業包圍下的三農歌詩│鍾永豐(詩人)、主持//蔡培慧(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
在農村,與阿伯阿姆一起工作│吳佳玲(宜蘭有田有米工作室)、陳榮昌(資深農友、宜蘭深溝三官宮主委)
土城次世代-我的田園新生活│ 陳玉子(土城勤篤農場)、林雅婷(劉老師自然教室)、主持//黃仁志(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
城鄕連結十年回顧│賴青松(農伕)、馮小非(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張正揚(旗美社大主任)、主持//蔡培慧(世新社發助理教授)
農業勞動在哪裡?│ 許聖章(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盧傳期(雲林百大農青)
青年如何進鄉?談夏耘農村訪調行動│林育賢(果農)、李威寰(清大中文系博班研究生)、主持//李安慈(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