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日

【2015 彎腰生活節系列】與農發生關係的N種方法:系列論壇I

2015彎腰生活節系列之二:彎腰x稻浪系列論壇

時間│10月12-23日 依各場次時間、地點
地點│如以下資訊,場地容納人數不一,線上報名請點我


過去十年,台灣對農的理解與想像,一點一點的轉變著。社會的氛圍在改變,人們的理解也在改變,人們開始回頭看見農業,作為經濟奇蹟的基礎,如何支撐台灣的前行。

2015年我們談「與農發生關係的N種方法」,這樣的關係可近可遠,可能是根深蒂固的血脈連結,可能是不打不相識的暢快,也可能是理解後的點頭致意。

今年我們談的主題之一是「進入農鄉」,談進入農鄉的路徑,不只務農,而有各種可能

有人回到生長的台三線小山村,蹲點做社區營造;有人進入宜蘭農村,在務農勞動的過程中,找到心裡安定的落腳處;有人從小成長在城鄉交界帶,看見土地與農價值隨著時代變化而起起落落;有人參加完農村訪調,回家說服家人買地務農;有人在都會工作而後U turn返鄉,重新理解土地的價值...  進入農鄉的路徑百百種。
 
十年的光陰過去,投入的心力與青春悠悠長長,然想抓住的時間卻永遠太短。在一直一直前進的洪流裡,我們邀請了幾位重要的朋友,談談來時路,也談談遠方的道路。

從美濃反水庫運動開始,客家詩人鍾永豐開始了他的旅途,高雄、台南、嘉義、台北的遷徙,離家越遠彷彿越透徹。從《菊花夜行軍》的阿成挫敗歸鄉,到《我庄》的仙人遊庄、人氣高居不下的便利商店,永豐寫下現代化農鄉的變與不變。接著,在回家的路上,還有石化工業的《圍庄》... 進入農鄉的路,很不容易。

另一場次是三位老朋友的難得聚首:穀東十年的農伕賴青松,在宜蘭彎腰下田、深耕地方;從小地方新聞網一路走到上下游的馮小非,連結生產到消費的資訊平台;高雄旗美社大主任張正揚,作為台灣第一所農村型社大,在農村推公共意識、搭建支援網絡。三位分別在台灣各點、農業的大圖上,站在各自的位置,因為深耕,所以看得很遠。

2015年邀請大家一同看見「進入農鄉」的多種樣子,想想下一個、下下一個十年,與農發生關係的更多可能。


主題一:進入農鄉

南庄,青年行動中│邱星崴(老寮Hostel創辦人)、曾為科(南庄農會辦事員)
圍庄-石化工業包圍下的三農歌詩│鍾永豐(詩人)、主持//蔡培慧(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
在農村,與阿伯阿姆一起工作│吳佳玲(宜蘭有田有米工作室)、陳榮昌(資深農友、宜蘭深溝三官宮主委)
土城次世代-我的田園新生活│ 陳玉子(土城勤篤農場)、林雅婷(劉老師自然教室)、主持//黃仁志(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
城鄕連結十年回顧│賴青松(農伕)、馮小非(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張正揚(旗美社大主任)、主持//蔡培慧(世新社發助理教授)
農業勞動在哪裡?│ 許聖章(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盧傳期(雲林百大農青)
青年如何進鄉?談夏耘農村訪調行動│林育賢(果農)、李威寰(清大中文系博班研究生)、主持//李安慈(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



彎腰x稻浪論壇分場介紹

10/12(一)晚上 7:00-9:00│社企聚落
南庄,青年行動中

邱星崴(老寮Hostel創辦人)、曾為科(南庄農會辦事員)

 
馬偕醫生造訪過台三線十二次,記錄下百年前的竹苗交界。日記裡,來自加拿大的馬偕讚嘆美景,也深刻記錄漢番的密切互動。四縣客家、大埔客家、海線客家、泰 雅、賽夏。短短一百公里內,台三線繞出一幅幅動人的山水,也繞出驚人的多元化,但曾幾何時,這裡的村莊留不住人,年輕人一個一個出走。

南庄,是中港溪與竹苗台三線交會的中間地帶,有一群年輕的力量從「想做點什麼」開始,經營背包客棧、設計在地文化體驗,年輕人的進鄉悄悄改變農村的樣貌。(photo credit: 老寮hostel)



10/13(二)晚上 7:00-9:00│ FT
小煮婦食光-城鄉交換日記

Mokki、黃亭喬(深夜女子公寓料理習作主人) 

   
即使住在都會區沒有廚房的小套房裡,也可以好好的為自己和家人做一道料理,這是深夜女子公寓料理習作的出發點。

想買菜,卻不知道怎麼挑、拿捏份量,買了怎麼保存,想學做食譜上的料理,卻發現自己缺這個、缺那個,最後不知道食物到底熟了沒… 很多人想買菜、想料理,卻不知從何開始。深夜女子公寓就是個簡易起手式,從食物開始認識食材與農作。
(photo credit: 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作)


10/14(三)晚上 7:00-9:00│ 後門咖啡
泥水黏腳:人與土地的故事與詩歌

胡慕情(記者、文字工作者)、黃瑋傑(音樂創作人)
 
   
不管是苗栗灣寶張家人,還是阿芳仔的家族農業史,在台灣發展的洪流裡,幕情和瑋傑用文字 與音樂,寫下好幾代人家族變遷的故事。我們看見,彎腰耕耘的農作生活 好像從來不是一己之事,面對環境與政策,最接近土地的人們也必須抬起頭來,有時以肉身抵抗、有時欣然接受現代化的改變。

文字和音樂都是媒介,是認識台灣庶民社會的文本、認識人與土地關係的入門,更是重新認識自己來時路的線索。我們在這一場次閱讀慕情和瑋傑,與他們的作品。
(photo credit: 黃瑋傑)


10/15(四)晚上 7:00-9:00│FT
碗中的未來,城鄉食農提攜再進擊

張雅雲(板橋社大「提著菜籃去旅行」講師)、洪箱(沐香有機農場主人)

很羨慕日本的食農教育,那台灣呢?已經有很多人默默在做了呢...這趟旅行不帶行李廂,我們帶菜籃出門。

菜籃裡裝著日常生活的飲食,大豆地瓜、咖啡、蔬菜水果... 我 們拜訪農夫市集、產地、咖啡館,還可以走讀日本。不談高深的理論,而是每日每日的購買與飲食中,像個人類學家細細觀察與紀錄,記下這數十年的改變,儘管工 商發展迅速,超市競爭廝殺對戰,但有人一直在為著生產好食物而努力。在旅行中,我們會一一看見社區協力農業、共同購買、農村地域再生、土地保衛戰、食農教 育,在台灣正發生著。
(photo credit: 張雅雲)


10/16(五)晚上 7:00-9:00│後門咖啡
圍庄-石化工業包圍下的三農歌詩
鍾永豐(詩人)、主持//蔡培慧(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


「在我庄遙望優美的田園,人氣最高的是便利商店」2013年 《我庄》講的是故鄉的變與不變,有真實人生與化外仙人,有投入選戰的二代人,有餵哺大小的菜園,還有讀越多書,與故鄉越遠的哀愁。進鄉看見的不只我庄、遙 想回家的路,接著看見《圍庄》,在時間軸往現代化方向的輸送,台灣農村一點一點的被石化工業鯨吞蠶食。巨輪輾壓後,三農的詩歌如何綻放?如何寫下這一代的 生活? (photo credit: 鐘聖雄)



10/17(六)下午 1:00-3:00│公企C104
在農村,與阿伯阿姆一起工作

吳佳玲(宜蘭有田有米工作室)、陳榮昌(資深農友、宜蘭深溝三官宮主委)

來到農村的第四年,吳佳玲在務農中完成了她的論文、遇見人生伴侶。更重要的是,她從外地人的身份進入在地的脈絡,向陳阿公學習務農,一同推動友善農業,一起拜田頭、請水神吃尾牙,與庄頭人一起務農和生活。

「我感覺自己是個農民了!」這件事做起來可不容易,能找到一塊地,找到可以幫忙打田除草收割烘穀脫殼碾米的在地援農業者,順利把米賣出去,然後再持續下一季的 耕作,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容易。農村一如都市,可是有一套運作節奏、人際互動方式的。想進鄉務農?先學著跟在地人一起生活吧。
(photo credit: 吳佳玲)


10/17(六)下午 4:00-6:00│公企C104
土城次世代-我的田園新生活

陳玉子(土城勤篤農場)、林雅婷(劉老師自然教室)、主持//黃仁志(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


次世代(next generation)指的不只是像玉子和雅婷這樣的土城彈藥庫第二代,而是一種不同於過往但又有所承繼的,與農發生關係的新現象。

雅婷從小就在彈藥庫長大,歷經管制到解禁、徵收到抗爭、畢業到工作的不同階段,她對土城彈藥庫的理解,對未來的想像是什麼?而玉子也是土城人,是個家裡會 在 大樓屋頂種菜、養雞的土城人。從接觸環境議題和樸門園藝、到東部流浪築夢,然後再嫁為土城彈藥庫媳婦,玉子怎麼看待現在與未來的生活?
(photo credit: 彎彎腰)



10/18(日)中午 11:00-1:00│公企E105
全球貿易下的台灣農業與糧食現況
陳吉仲(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



台灣是個小而美的島國,因為小,跟全球貿易和局勢緊緊相依。

這個場次,我們先把鏡頭拉遠到全球貿易自由化趨勢下的農業貿易,接著拉到貿易自由化過程對台灣農業部門及消費者的影響,之後再聚焦到區域貿易自由化對台灣農業部門的影響,以及我們可能的因應之道。

其中想特別談談的,是大家最關心的美牛、美豬。以2014年為例,我們主要的豬肉進口國是加拿大和丹麥,美國已排至第四名,還不到一萬噸,那美國為何如此在意萊克多胺的美豬進口?
(photo credit: 陳怡君)



10/18(日)下午 2:30-5:30│公企E105
城鄕連結十年回顧
賴青松(農伕)、馮小非(上下游News&Market創辦人)、張正揚(高雄旗美社大主任)、主持//蔡培慧(世新大學社發所助理教授)


2004年從日本修完研究所學業後,賴青松決定回歸田野,帶著全家大小,來到老婆家鄉宜蘭縣務農,那是「穀東俱樂部」模式的開頭。

2004年也是馮小非接受當時的新聞局委託經營《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的開始,聚焦農村、山村、漁村議題,成為台灣農業新聞重鎮,而後累積出《莫拉克獨立新聞網》和《上下游新聞市集》的厚度。

1997年,張正揚放棄了中鋼令人稱羨的工作,返回家鄉接下《美濃愛鄉協會》執行秘書的位置,2001年高雄縣社區大學(今旗美社大)成立,為台灣第一所農村社大,正揚投入至今。

今天我們談的農,不只務農、農創、文字音樂、農二代、代耕... 甚至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為家人採購實務、料理,都是逐漸被打開的框架和視野。在他們三位身上,我們看見城鄉連結的移動軌跡。
(photo credit: 彎彎腰)


10/19(一)晚上 7:00-9:00│社企聚落
農業勞動在哪裡?
許聖章(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盧傳期(雲林百大農青)



爭議長達十多年的農業外勞政策即將登台!專家學者同意首波開放的名單為屠宰業,酪農業可能會在下一波開放清單內。

農村缺工是長期以來大家都知道的問題,農友經常笑說,走在茶園已不復見採茶姑娘的身影,現在的採茶工多是阿嬤級高手,還有更多的是新一代外籍配偶的加入。 既 然這麼缺工,該從哪裡找工?台灣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想入鄉務農?既然沒人,那開放外勞好不好?短時間內補充人力,有什麼問題?
(photo credit: 農陣夏耘訪調)


10/20(二)晚上7:00-9:00│社企聚落
青年如何進鄉?談夏耘農村訪調行動
林育賢(果農)、李威寰(清大中文系博班研究生)、主持//李安慈(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


農陣從2010年開始舉辦「夏耘農村訪調」的活動,鼓勵年輕人走入農村,透過雙手雙腳理解農村真實的處境、聆聽農村的聲音,他們看見小農的努力深根、在地風土的味道、土地徵收的困境。

啊不是都說年輕人務農很辛苦了,為什麼還要下鄉?這群年輕人走在寧靜的農村巷弄間顯得格外醒目,一群人浩浩蕩蕩的是要來做什麼?夏耘都在做什麼?參加夏耘的人又獲得什麼?這堆疊出什麼樣的路徑?
(photo credit: 彎彎腰)

10/21(三)晚上 7:00-9:00│後門咖啡
土地的價值:農舍或良田?
李寶蓮(守護宜蘭工作坊發起人)、陳平軒(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


 
宜蘭、埔里和美濃都是好山好水的豐饒地,近年吸引了許多擁有田園夢的人。

然後原本栽種糧食的田區面積漸漸縮小,一棟棟新宅從田裡長出來,原本平坦的農地越來越破碎,生活垃圾越來越多,汙水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放溝渠,讓持續務農的人很困擾,還有被包圍的壓迫感…

而事情的另一個面向是這樣的:務農的辛苦不為外人所知,種了一輩子的田,終於等到觀光民宿進來,地價行情因而看漲,本來乏人問津的農村,現在竟然有翻身機會了,要好好把握啊…

孰是孰非?如果務農無法謀生,為什麼不能賣掉田地蓋民宿?土地的價值是為了誰?這些命題的背後有更大的結構問題…(photo credit: 守護宜蘭工作坊)


10/22(四)晚上 7:00-9:00│後門咖啡
巴西無地農民運動組織的40日觀察
陳韻如(紀錄片導演)、蕭喬薇(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


在巴西,有一個頗具爭議性的運動組織叫「無地農民運動組織」簡稱MST,在過去三十年間率領群眾「合法」佔領荒地。

占領運動分為兩個階段,MST往往「佔領」私人公司或農場主的土地,在上面形成營地,推動國家從農場主那裡接管,把私有土地收歸國有,分配給佔領的農戶, 營地才轉成定居點。這樣的過程通常會需要5-6年的時間,而在激烈佔領與抵抗的區域裡,因而喪命的人也不在少數。據統計,現在MST的定居點上有約40萬 個家庭,定居在800萬公頃的土地,約全巴西可耕地面積的2.3%。

聽起來相當不可思議,這樣的佔領為什麼合法?佔領者都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做這樣「掠奪」的事?
(photo credit: 陳韻如)


10/23(五)晚上 7:00-9:00│FT
每個人都該(用台灣食材)做菜!
史達魯(私廚)、Mokki(深夜女子公寓料理習作主人)


史達魯是個特別的人,農推系畢業後,曾到農會實習,落跑進入資訊工程領域,但繞著繞著幾經轉折,最後成為私廚,然後又回到這個圈圈,還是跟農推沾了點邊呢。

他愛吃肉、對肉類料理特別擅長;他愛吃飯,為了好吃的白飯四處追尋夢幻米;他愛喝酒,研究不夠還要自己釀酒;他愛各種稀奇古怪、幽默搞笑的事物,綜合以上種種特質,料理如其人:用在地食材也可以做出好吃新奇又好玩的食物喔!
(photo credit: 史達魯)


11/15(日)下午 2:00-4:00│政大公企中心 
吃甜點,愛台灣!用在地食材做異國甜點
小冰(冰斗喫甜負責人)

喜歡吃甜的大家是否注意過甜點食材的來源呢?進口食材食物里程高又難以溯源,讓我們用在地食材融入異國糕點,檸檬塔、布朗尼原來這麼簡單、安心又美味,一起動手做、吃甜聊天~ (photo credit: 小冰)


線上報名請點我

===========================================================
後門咖啡  106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332號│02-2738-9670│近捷運科技大樓站
Fudgetori café x shop/ FT  106 台北市大安區麗水街28-1號1樓│02-2397-9919│近捷運東門站
社企聚落  106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42號│02-2322-5571│近捷運東門站
政大公企中心  106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02-2341-9151│近捷運東門站


時間│2015年10月12-23日
地點│政大公企中心(台北市金華街187號)、周邊空間
主辦│浩然基金會、台灣農村陣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