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9日

【2016 彎腰生活節】夏耘農村訪調│青苗成果發表會


時間│ 10/15(六)早上 9:30-下午 5:00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 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二二八和平公園內)交通點我

台灣農村陣線自2009年起,於每年暑假期間辦理「夏耘」農村草根訪調營隊,強調知識與實踐的並重,透過第一階段的三農知識建構和第二階段的農村田野訪調,將在彎腰生活節舉辦第三階段的成果分享與交流——青苗發表會。

邀請您一起來分享年輕學子們初入農村田野的體驗與反思,並請不吝給予指教。



啥?到底什麼是夏耘?認識更多,請見最最最後面的小QA


  9:30 - 10:00  報到、開場
10:00 - 11:10   段落一│雲林水林、南投埔里
11:10 - 11:20   休息

11:20 - 12:30  段落二│新竹峨眉、台南東山
12:30 - 13:30  午餐休息

13:30 - 14:40  段落三宜蘭深溝、彰化溪州
14:40 - 14:50  休息

14:50 - 16:00  段落四彰化鹿港、高雄美濃
16:00 - 17:00  綜合評論


【各場發表主題&評論人】

水林│THE STORY OF MR. BLADE

雲林縣水林鄉,開台第一鄉,傳統農村之中,卻有著不傳統的生氣! 由蔡得黃大哥發起的「水賊林友善土地組合」,主推友善耕作與雜糧復耕,並藉由網路銷售與實體店面拓展理念。 但改變總是困難,組織擴大的同時需要制度,但又不希望因此失去人與人互信的美好,在這樣的衝突交雜之下,我們開啟了與在地的連結與對話,為重建傳統農村美好的人、事、文化,找尋更多可能。

評論人│陳芬瑜(浩然基金會研究員)





埔里│掌聲鼓勵穀笠—探討青農回鄉的可能與困境

位於埔里籃城社區的穀笠合作社為友善農產品的銷售與推廣平台,主要產品為埔里放伴米,「放伴」在此定義為務農生活中形成的互助模式,本組藉由與穀笠團隊及其在地耕耘所建立的人際網絡中五位下鄉/返鄉務農的青年相處的過程,嘗試探討青農回鄉的可能性與面臨的困境。

評論人│鍾怡婷(成功大學人社中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峨眉│東方阿婆茶:產業凋零的美人

這次訪調我們來到了東方美人茶的最大產地—峨眉,目睹了整個茶產業的製作過程,從最源頭的種植到尾端的銷售,走訪了許多茶園、製茶廠以及茶行,聽著茶農們、耆老們、製茶師們訴說著東方美人茶的歷史、產業榮景以及其困境。最讓我們疑惑的是在一個高單價市場上的東方美人茶,他的生產面積竟然逐年下降,面對這樣的情況,在這次訪調抽絲剝繭的過程中,答案慢慢地變得越來越清晰。

評論人│林秀幸(交通大學人社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東山│椪柑的成長日記—從成長、管理到銷售

此趟訪調旅程中,我們看見嘗試友善耕作的農友,聽著他們說起初衷;我們也看見了長期使用慣行農法的農友,聽著他們帶領柑橘產業在東山起飛。本組藉由訪問不同世代的農友,一窺東山柑橘產業的興起歷史以及未來展望。

評論人│何欣潔(獨立媒體人)






宜蘭│當公糧收購制度走入歷史,水稻產業如何因應?

今年六月初,農委會拋出直接給付的試辦計畫,試圖改變稻米保價收購政策所造成的財政負擔。但蘭陽平原因以稻作生產為主,且年僅一穫,此制度的變革,將對宜蘭稻作產生劇烈的衝擊。身處水稻生產鏈中的各個行動者,究竟如何評估公糧制度取消對他們的衝擊?政策又應該怎麼修正,才能讓水稻產業存續?

評論人│林樂昕(「草山好土氣」負責人)





溪州│兩粒米的滋味-溪州農村共存:慣行與友善農法

濁水溪-台灣的母親河,孕育了溪州土地的每一粒米。隨著稻米產銷鏈探索的我們,從育苗、種植、碾米、到銷售,認識了在溪州土地上打拼,從慣行到友善,辛勤的農夫們。稻米不只有產銷鏈,而是讓我們更加貼近溪州的生活,人與土地的連結,人與人的關係,酸甜苦辣都在米的滋味中。

評論人│陳玠廷(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鹿港│鹿港-頂番婆的榮與憂

一條洋仔厝溪,承載了多少人類的作為?1950年代,家庭即工廠的觀念興起,追求經濟的同時,犧牲了農地、也使農業的價值理所當然地被低估。尋找農地減少的原因給了我們深入了解的動機:水五金產業位在頂番婆究竟扮演怎麼樣的角色?在這樣的榮景之下又有什麼隱憂?

評論人│胡慕情(獨立媒體人、《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作者)






美濃│一粒砂、一顆鹽-失落的滇緬桃花源

高雄美濃、屏東里港交接一帶,遍地開坑的砂石盜採遺作和當地孤軍遺族的命運密不可分,我們浸淫在這個貌似敏感又疑雲密佈的議題裡搖搖擺擺,以初入茅廬之姿生澀挖掘摸索,觀察地與人、人與人的關係,抽絲剝繭何以時勢造峽谷,以及究竟村裡如何奮力一搏奮力一搏走出自己的道路?希冀能給夏耘夥伴們帶回迷霧中第一手的現場直擊!

評論人│戴秀雄(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助理教授)





總評論
胡忠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企劃處處長)
容邵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關於夏耘的Q&A

Q. 什麼是夏耘?
台灣農村陣線自2009年起,於每年暑假期間辦理「夏耘」農村草根訪調營隊,強調知識與實踐的並重,透過第一階段的三農知識建構、第二階段的農村田野訪調、第三階段的成果分享與交流,不僅在每個參與活動的學員心中種下一顆「農」的種子,也因而結識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在往後議題的推動、田野的實踐上捲動了一波又一波台灣的「農藝復興」。


Q. 2016年的夏耘第一階訪調我們做了什麼?    2016的一階介紹請點我
每一年以一個村落為據點,高雄美濃、彰化溪州、台南大崎、屏東五溝水... 密集上滿五天農的知識課程:關於農業概況、農業資源的使用、農村文化觀察、農的文學與音樂、田野調查的入門... 這就是夏耘訪調營隊的「第一階段」。

今年「夏耘」將以台灣的中心南投埔里作為學習的基地,透過五天的第一階段學習課程,作為第二階段深入農村社區訪調的前期教育訓練。課程內容認識所在地埔里的農業背景,更可了解台灣農業的發展脈絡、整體現況,以及關乎農業存亡的農地所面臨的困境。再輔以實際的田野調查倫理與方法,協助學員在進入第二階段的農村田野訪調時,能更為順利。

最後在探知了那麼多地方農業的知識之後,再補充台灣近來面對自由貿易之下的農業發展應該如何因應,讓學員能在深入地方之前,心中仍然有宏觀的視野。


Q. 第二階段的訪調都在做什麼?    2015的訪調成果有出版喔!
第二階段的各地訪調,以地方組織團體為主,規劃各地訪調主題,並配合各地訪調點的需求與條件,開放天數、人數不等,形式不拘的各類農村訪調。學員須至少擇一地訪調,並在一階課程中參與分組,分組討論產出訪調前的規劃,並於南投埔里等鄰近農村社區做田野的實習並修正訪調計畫,於一階課程的最後一日做分享與討論。

在一階與二階課程之間,各地訪調點與訪調小組將做事前的聯繫與規劃,以利在二階訪調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有效的田野內容。最後收斂個人的訪調紀錄,以文字或錄像等形式不拘作為成果,並於第三階段配合屆時的「彎腰生活節」同時發表,作為階段性的成果。後續將由農陣針對夏耘一至三階段的成果做彙整、紀錄與出版。


Q. 哇,2017夏耘會去哪裡呢?我可以報名嗎? 關於農陣的草根連結
嘿嘿我們也還不知道下一站是哪裡呢,總之,請持續關注「台灣農村陣線」臉書與網站,夏耘的宣傳與報名每年五、六月登場喔。


Q. 舉手,還有問題還有問題...       農陣的臉書請點我
各種大大小小的疑難雜症,請私訊台灣農村陣線臉書,有專人回複喔。


Q. 青苗發表會要怎麼報名?我真的真的好想參加啊...
發表場地大小的限制,目前人數已滿,金歹勢。如果你真的真的很想參加,請臉書私訊台灣農村陣線,我們看看有無可能遞補喔。


=========================================

主辦單位台灣農村陣線
場地協力國立臺灣博物館
地方協力夥伴有田有米、土拉客實驗農家園、耕山農創股份有限公司、無負擔農場、籃城社區發展協會、穀笠合作社、巴布薩音像故事農場有限公司、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保鹿運動協會、彰化縣溪州鄉公所、溪州尚水友善農產、彰化縣莿仔埤圳產業文化發展協會、水賊林友善土地組合、小農友善耕作產業文化協會、土香小農店舖、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五酷山農團、美濃農村田野學會、荖濃溪國雷巡守隊
贊助單位/個人財團法人見性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福田樹木保育基金會、張晴雯


2016彎腰生活節系列活動,點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