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9日

【2016 彎腰生活節】土地音樂會《守護》


時間│ 10月15日(六)晚上18:30-21:00
地點│ 臺博館南門園區(北市南昌路一段1號)

不論是用聲音還是用身體,看顧的是自己成長的這一塊土地,曾經是捍衛自己家園的年輕人,盤旋在原鄉高山上帶著理想走上街頭的大冠鷲,亦或是守護母親流傳下來的吟誦與傳唱。家鄉的記憶,透過音符與身體,再次從土地滋長出來。

怦然的節奏,跳躍的音符,舞動的身影,與我們一起聆聽來自土地最真切的心跳聲。


【楊惠文+陳椀愉+蕭尹雯】《光》

抓蟲子的人、點燈的人自癒、癒人。

熱愛舞蹈的三位年輕學子,透過身體的語言表達對於土地的感受,在逐漸失去泥土芳香的土地上,也逐漸失去了光,嘗試以身體探索光的源頭。以農村樣貌為背景,現代舞的身影為書寫,譜出一支與你我不遠的原鄉味道。





【達卡鬧】《創作專輯》認識達卡鬧

達卡鬧,排灣族名「大冠鷲」之意,出生於南大武山的子弟,靈魂般的歌手。對他而言土地是信仰,詩歌是呼吸,音樂不只是他記錄生命重要的記憶,也是他對抗不公益的武器,用音樂唱出對環境的反思,喚醒大家對土地的重視。更以生命累積原民的聲音,道出那著原民背離家鄉的心情。






【游阿嬤樂團】《聽見阿媽的故事-宜蘭在地的傳唱》認識  IYouAma游阿媽藝站

黃萱儀是音樂人,學的是國樂,主修揚琴,大學學的卻是大眾傳播。2013年的愚人節,說服家人改造老厝,成立「游阿媽藝站」,藝站從游阿嬤樂團開始,自己創作了30-40首曲子,包括「礁溪阿嬤」、「細漢」、「台灣向前走」等等。

萱儀說,「創意就是你要知道過去發生什麼事情,你才能去創新。她從自己的阿嬤開始,聽阿嬤說故事,慢慢去挖掘屬於在地的寶物。」

樂團另一位成員麗花,從臺北移居到宜蘭員山的新新小農,也是彎腰市集的農友,在他的農場裡有雜糧、葉菜蔬果、手作加工之黑嚕嚕的醬油、香噴噴的蹦米香。聽完他的音樂,歡迎到市集的攤位與她聊聊天。




【王昭華】《創作專輯》認識王昭華王昭華的創作

以台語寫文寫歌的人。故鄉屏東,現居高雄,在淡水住過廿四年。曾任出版社文字編輯,2006年發行首張個人台語創作專輯《一》,2011年獲台灣文學奬台語散文金典獎,2015年出版繪本《動物園》台語八聲之歌(玉山社)。

小時候是農家子弟,水田近東港溪,吃地下水,抬頭可見大武山。離農離土多年,看到「彎腰」兩字,直想到作穡人累得「歪腰(uai-io)」叫不敢。





【林生祥】《圍庄》 認識林生祥

台灣音樂人馬世芳曾經這樣述說著林生祥的音樂:「台灣土產的搖滾樂到底可以玩到怎麼樣的高度,可以走的多遠,我認為《圍庄》這張專輯是最好的示範,兩張唱片怎麼樣可以產生啟蒙式的震撼?現實議題怎麼樣可以用藝術的手法去表達?土地的故事、人民的故事怎麼樣用歌去把他唱出來……」

在林生祥的音樂作品裡,總能看見那歌聲背後原鄉的模樣,他的音樂給人們帶來的震撼與直覺地觸動超越了語言本身所能表達的,以撲天蓋地的石化工業與常民生活中的抵抗做為經緯,唱出石化原鄉中的眾生相,歌聲中的故事與原鄉人們的命脈緊緊聯繫在一起。一起來!聽聽《圍庄》在訴說些什麼樣的故事。



=====================================================

2016彎腰生活節系列活動,點我

【場地與交通】
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近捷運中正紀念堂站)

【更多資訊】
主辦單位|台灣農村陣線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浩然基金會       
合作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田裡有腳印市集
最新資訊|彎腰農夫市集臉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